监察室:(0917)3397485
医务科:(0917)3397489
护理部:(0917)3397482
医技部:(0917)3397127
审计科:(0917)3397475
医保科:(0917)3397894
病案科:(0917)3397541
宝鸡市中心医院心外科救治一位重症心脏病患者
“有妈就有家。谢谢咱们心外科的医护人员救了我妈,让我拥有完整的家。”7月30日,谈及曾经病情危重的母亲经心外科救治转危为安的经历,患者的儿子牛先生心存感激,连连对医护人员道谢。
多重疾病,让心脏不堪重负
现年49岁的马女士家住甘肃省陇南市两当县。不久前感冒后出现胸闷、心慌、咳嗽等症状,一度活动量都严重受限。在当地医院按肺炎治疗后症状未能缓解后,遂到我市一家医院就诊,经B超检查发现主动脉瓣关闭不全,以心衰对症治疗。而要斩断病根,必须手术治疗。患者的儿子经查询和多方打听,了解到宝鸡市中心医院能做心脏外科复杂手术。于是,他迅速给母亲办理出院手续急诊转入我院心外科寻求进一步诊治。
住院后,经心外科诊查发现,由于受细菌侵扰,保护马女士心脏的心内膜这层“外衣”,遭到了破坏,让她患上了感染性心内膜炎,这也导致让相当于心脏“大门”的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,大量血液返流。这关不紧、合不拢的“门”让充足的氧气无法运送到全身,回流的血液又加重了心脏的负担,从而导致心功能衰竭。手术换瓣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。但在听诊查体时,却让医生有些诧异,因为除了与患者现有诊断相符的心脏杂音外,还听到了另外一种难以解释的心脏杂音。进一步CT检查发现,患者还存在动脉导管未闭的情况。
心外科主任王宗社解释说,动脉导管是胎儿期连接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的通路,是胎儿生存所需的生理性血流通道。胎儿出生以后,这条通路应该在一定时间内自动关闭,若持续畅通,那就是动脉导管未闭,其主要危害是体循环的血液经未闭的动脉导管大量灌注到肺循环内,不仅加重心脏负担,还会导致肺血管硬化,引起来患者出现胸闷、气促等症状。
患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,意味着从心脏压出去的血大部分又返流到左心室,让心室负担巨大,导致患者心慌、气短,出现心衰。现在又查出来动脉导管未闭,这对原本病情危重的患者而言简直是雪上加霜,而对承担手术重任的医生而言,既要“修门”,又要“堵路”,难度和压力陡增。
迎难而上,在心脏上建造工程
“手术到底有多大把握?能做好吗?”科主任王宗社反复在内心思量。可当他的目光触及患者过早衰老的脸庞,耳畔回荡着家属近乎哀求的声音:“王主任,我妈交给您了,只有你们能救她……”时,他下定了决心:“为了患者,我们得给自己加压,这个手术必须做,而且我们有成熟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,相信能救回患者,使她重获健康!”王宗社在患者病情讨论会上郑重的说。
在对马女士进行药物抗感染治疗稳定病情择期手术这段时间里,心外科团队一次次反复推敲手术方案,一遍遍在脑海中推演手术过程,一条条罗列发生危急时的抢救措施……
万事俱备,手术如期开展。在麻醉手术科一科的协助下,麻醉、消毒、气管插管、开胸、建立体外循环,一步步操作有条不紊开展。心外科科主任王宗社主刀,副主任医师王小军、主治医师蔡贵东做助手,一场修补心脏的手术紧张而有序的进行着。
首先要做的是阻断主动脉和肺动脉连接的通道,让原本49年前就该闭合的动脉导管彻底闭合。体外循环暂停,迅速用器械封堵导管内口,前后仅四五秒的时间。但这短短的几秒却是患者的生死之间,如果手术医生经验不丰富,操作不迅速,处置不果断,要么导致肺被血液灌注,影响术后呼吸功能,要么出现主动脉、肺动脉同时出血,危及患者生命。内口被完全封堵,迅速缝合,一针、两针、三针,一气呵成!
当接下来进行主动脉瓣手术时,马女士的情况比预想的还要糟糕:一般常人的主动脉瓣有三片瓣叶呈三叶形,而马女士的三个“门”两个彻底被细菌腐蚀的彻底没用了,粟粒状的赘生物挂在一个瓣膜上,随时都有脱落的可能。这要是脱落,随着血流就会直达脑部,堵塞脑部血管导致脑梗。心外科手术团队耐心地一点点清除被细菌“侵吞”的组织,摘掉赘生物,为被细菌蚕食的主动脉瓣更换了机械瓣膜,重建了患者的心脏“大门”。而在这一过程中,由于患者心脏水肿,严重影响医生缝合。而手术医生缝针的角度、力度、方向和打结的手法直接影响瓣膜置换后的效果。心外手术团队凭借丰富的经验、过硬的技术,历时五个小时,成功完成了所有手术,患者从手术室被送入心外科重症监护室。
医护携手,让患者重获新生
心外科的手术不像其他外科手术,手术成功只是完成了第一步,接下来还有数道关卡需要他们陪着患者去闯。
术后第一天,患者气管插管被拔出,一切似乎向好的方向发展。然而患者因瓣膜病变造成心功能不全,术后形成心排量低,这使得治疗方案的选择需要特别慎重和精准,既要用升压药,又要用扩血管的降压药,既要加强心脏的功能,又要减轻心脏的后负荷。要在这矛盾的治疗方案中寻求一个平衡点,着实考验医生的治疗经验。
医生有多重要,护士就有多重要,护理工作关乎患者的预后效果。对心外科重症监护室的护理人员而言,患者病情重、变化快、术后护理难度大,特别考验知识储备、专科护理技术、以及敏锐的观察力和应急反应能力,所有的抢救设备会用,所有的数据参数要懂,所有的救治方法要掌握,她们拥有超乎你想象的“十八般武艺”。监护室就是她们的主战场,她们像哨兵一样,敏锐的观察患者各项生命指标,时时查看患者的病情变化,刻刻留意指标波动,哪怕一项指标出现稍微的异常,都要迅速分析原因、准确做出预判、及时汇报医生、快速给予处理。
心外骨五护理单元护士长张敏。张敏说:“护理人员要把医生的治疗方案精准地落实在患者身上,不能有任何偏差。而且医生的治疗思路护士不仅要心中有数,还要明确自己该如何去做,让治疗方案实现最佳效果。重症监护室的患者随时都可能出现急救的情况,抢救时护理人员要能够非常迅速、准确地配合医生,这也对护士技术、心理和体力的挑战。此外,重症监护室的护理人员还要有极强的分析及应变能力。如果呼吸机报警了,护士要立刻判断出患者的情况,当机立断马上解决。这就像是患者在喊救命。再比如说,患者痰液颜色不同、浓稠度不同提示的病情也不同,护士要敏锐觉察到变化并及时向医生反馈。”
鉴于马女士的情况,张敏护士长安排了专人对其护理。护理人员每个小时都要计算患者液体的入量、出量,通过体征、血气值等预判病情发展情况等。除了负责马女士的各项治疗和照顾她的饮食起居外,护理人员既要当联络员,随时与医生沟通患者的病情,又要当疏导员,注重对她情绪和心理的疏导,还要当传递员,及时把患者的情况告知家属,把家属的关心传达给患者。
在医护人员的默契配合、共同努力下,马女士的情况一天比一天好。经过十多天的治疗,7月29日,患者终于从重症监护室出来转入了普通病房,不日将出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