监察室:(0917)3397485
医务科:(0917)3397489
护理部:(0917)3397482
医技部:(0917)3397127
审计科:(0917)3397475
医保科:(0917)3397894
病案科:(0917)3397541
最近,身边的很多人都中招流感。一时间,大家谈“流”色变,其实不必如此紧张。大部分流感经积极治疗都有好的转归,只有少部分高龄、且有基础疾病的患者会出现并发症,加重病情。但只要对疾病有科学的认识,做到早发现、早治疗,一般都会取得较好临床效果。
首先我们认识一下什么是“流感”: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,由流感病毒引起。甲型流感最严重(包括H1N1、H3N2、H5N1、H7N9等),其次是乙型流感,丙型流感最轻。甲流具有较强的传染性,在人与人之间可造成大范围传播。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为传染源,症状出现前2天到症状出现后大约1周均可传播病毒。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,也可通过呼吸道分泌物、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。人群对甲流普遍易感,感染后对同一亚型会获得一定程度的免疫力,但不同亚型间无交叉免疫,故人体可反复患病。一般建议老人和儿童可以接种流感疫苗,但疫苗只能预防当年流行株,所以建议每年或流行时期接种。
高风险人群——
1.年龄小于5岁的儿童
2.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
3.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、心血管系统疾病(高血压除外)、肾病、肝病、血液系统疾病、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、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、恶性肿瘤、免疫功能抑制等患者;
5.肥胖者(体重指数>30)
6.妊娠期及围产期妇女
临床症状:
甲流的潜伏期一般在7天以内,多为1~3天。起病急,症状无特异性,以发热(体温常超过38℃)、咳嗽为主要症状,此外还可能伴有咽痛、流涕、乏力、头痛、全身肌肉酸痛、食欲不振等。甲流轻型患者的临床症状较轻,可能仅有轻微的上呼吸道症状,无发热,常呈自限性。少数严重患者体温可快速上升至39℃以上,并持续高烧超过3天,呼吸道症状明显加重,出现呼吸急促、心率加快、口唇发绀,也可出现反应迟钝、嗜睡、躁动等精神症状。新生儿和婴儿可能流感样症状不典型,可表现为低热、喂养困难、嗜睡、脱水、呼吸急促等,需格外注意观察。
治疗方案:
一般治疗:对疑似和确诊患者应进行隔离治疗,家人佩戴口罩、避免近距离接触。同时患者应注意休息,多饮水,注意营养,若出现寒战、发冷等情况时要适当保暖,体温在38.5℃以上时要进行温水擦浴,物理降温。若患者出现高热不退、呼吸急促、心率加快、口唇发绀等症状,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相应支持治疗,如氧疗和机械通气等,严密观察病情。
药物治疗:1.抗病毒药物:常用药物有奥司他韦、玛巴洛沙韦、扎那米韦、帕拉米韦等,这些药物可以抑制流感病毒的复制,减轻症状并缩短病程。需要注意的是,这类药物应在流感症状出现后的48小时内开始使用,才能达到最佳效果。2.对症药物:服用退热、止咳祛痰等药物治疗即可,常用止咳祛痰药物有盐酸氨溴索口服液、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以及苏黄止咳胶囊等。3.退热药物有对乙酰氨基酚片、布洛芬混悬液等,患者需严格遵医嘱用药。
需要注意的是,流感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休息,避免过度劳累,尤其是家中有孩子的家长要注意,避免孩子过度玩耍导致体力消耗过大,不利于病情恢复。同时,饮食应以清淡、易消化的食物为主,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,如柑橘类水果、草莓等,有助于增强免疫力,促进康复。
疾病预防:
正确佩戴口罩;保持安全社交距离,少聚集;勤洗手、多消毒、讲卫生;在家注意开窗通风、保持空气流动;注意保暖,预防感冒。
声明:本文仅作健康科普,交流用途。不用于任何商业营利,广告目的,且不提供诊疗建议,也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。如有相关情况或疾病,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,谨遵医嘱。如图片涉及版权争议,请著作权人告知我方删除,谢谢。